中华文艺人才信息数据库 文联工作信息服务平台 文艺家社区 中国文艺网
  • 文学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美术
  • 曲艺
  • 舞蹈
  • 民间文艺
  • 摄影
  • 书法
  • 杂技
  • 电视

王文章委员:地方戏曲亟须传承保护

来源:光明日报 刊发时间:2015-03-03 作者:龚亮
图片名称

言恭达委员:建议为国歌立法

梅葆玖委员:京剧在不断推向世界 梅兰芳艺术是世界的艺术

巩汉林委员:娱乐要有底线

“戏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千百年来,不仅是我国民众主要的娱乐形式,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文化载体。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喜欢欣赏戏曲。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戏曲日益消亡。”谈到地方戏曲面临的危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委员很痛心。

“地方戏曲的保护不是没有人重视。”王文章说,文化部专门出台了保护地方戏曲剧种的文件,现有210个戏曲剧种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戏曲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地方戏曲到底该如何保护?王文章建议,由文化部组织专家,对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保护进行专题调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剧种的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可以选择一些在地方戏传承方面做得好的院团作为示范单位加以扶持。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演出”促进院团为群众演出,还可对为基层群众演出作出贡献的民营院团给予奖励。

王文章还提出,戏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应从儿童、少年培养抓起。戏曲教育要遵循戏曲艺术规律,要注意目前戏曲教育中表演基本功弱化的趋势。同时培养青少年观众,把戏曲进校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还可派优秀院团进校演出。

你可能感兴趣
  • 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
  • 中华文艺人才信息数据库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2013 WENLIA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文艺人才信息数据库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7 客户服务热线:4006900000  举报邮箱:jubao@vip.wenliang.com

京网文[2011]0407-139号 新出网许(京)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508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